5月23日,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在洪家楼小学首次开展兴趣课堂活动。本次兴趣课堂由山东大学文学院的王佳璐和林孜两位同学主讲,面向洪家楼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全体同学,旨在通过具体讲解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
课堂伊始,在班主任李老师的介绍下,同学们对两位讲解员表示热烈欢迎。讲解员在介绍了唐社的基本情况之后,以一段手艺人的自述视频为引子,开始了本次课堂内容的讲授。配合着幻灯片图文,讲解员向同学们生动地概述了各类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和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最后落脚至中国结这一博大精深的手工技艺,为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作了铺垫。

本次兴趣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结编织的实践教学。在向每一桌同学分发完红丝线之后,讲解员结合教学视频,对编织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做了细致的讲解,并亲自加以示范。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相当高的积极性,跟着讲解员的解说认真完成每一步的操作,密切配合,并不时向讲解员发问。讲解员也颇具耐心,走下讲台手把手地教,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技巧。实践活动在欢乐的氛围中有序地进行着,那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中国结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晶,更是兴趣课堂的宝贵成果。
课堂最后,讲解员向同学们回顾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并阐发了民间传统技艺的当代意义,同学们收获颇丰。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本次兴趣课堂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

本次洪家楼小学兴趣课堂活动的主题是“体悟民间技艺,弘扬传统文化”。讲解员寓教于乐,以有趣活泼的教学方式循循善诱,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于优秀传统民间技艺的兴趣,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领略民间技艺的精髓所在,进而自觉传承并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林孜 图/林孜)